伦敦北格林尼治体育馆,一场双打对决的大幕落下,全场球迷却为失败者送上了雷鸣般的掌声。只因,交战的一方中,那个传奇而伟大的名字:罗杰-费德勒。与他并肩作战的,是陪伴了他18年的最好的对手,也是最好的朋友拉法-纳达尔。这是费德勒职业生涯的最后一战,这一天人们似乎等得漫长,却又来得匆忙。两个半小时的精彩交锋,费纳组合错失了赛点,费德勒的职业生涯,以一场失利画上了句号。但是,胜负早已无关紧要,大幕落下,费德勒已然流下动情的泪水,在他的身后,纳达尔也哭红了眼眶,而小德、穆雷这些贯穿了他整个职业生涯的对手们,与全场球迷一道,为他送上最真挚的掌声和祝福。人们纷至沓来,为的是和一个伟大的时代告别。聊费德勒,该从哪聊起呢?41岁高龄,20个大满贯,抑或是传承和被传承?太多的话题,贯穿了他传奇的职业生涯,寥寥数千字无法概括。那就干脆从他如何影响着一个非他的球迷,却无法不感慨他为这项运动带来的无与伦比的20年来聊起吧。2005年的一个周日夜晚,还在读初中的我,逃掉了周日的晚自习,守在电视机前,用了整整五个小时,蹲了一场比赛。那一战叫澳网男单半决赛,隔网相望的,是24岁的费德勒和25岁的萨芬。那场比赛精彩到什么程度?我们后来常说的“史诗级”,用在它身上,多少都有点敷衍。什么样的语言,在它面前都会显得贫瘠。青春真好,体育真好,在青春里热爱着体育真好。那种阅完的震撼感,在当时尚且不成熟的心智中,留下的只是这么直白的感叹。那一场比赛,填满了我对2005年几乎全部的记忆——对于小镇做题家而言,枯燥的时光里,这样的涟漪,在心中是无法被抹平的。只是,那时的我还是一位芬迷。在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心中,萨芬那种狂放的野性魅力,是让人无力拒绝的。那个时代当然也不懂所谓“伟大的对手”定义,只是单纯的希望,“沙皇”用他的狂野死死地摁住费德勒的潇洒。不过在后来的时光里却发现,真正跑赢了岁月的,是那份潇洒和坚持。狂野的萨芬,在不到30岁的年龄,经历着屡屡一轮游的力不从心后,匆匆选择了退役。直到十多年后的今天,小他1岁的费德勒,在41岁的年龄才说出了再见,甚至在37岁那年,他还拿到了最后两个大满贯。我猜,与我有着类似经历的人,一定不在少数。在漫长的岁月里,你未必是他的球迷,但你的青春里一定有他,且处处是他,无法不为他的坚持折服,尽管早已功成名就的他有一万个理由可以选择到此为止。在费德勒开始称霸网坛前,我从未能想象过,反手挥拍可以在如此潇洒写意的同时,还能角度刁钻、直取要害。相比正拍的暴力抽射,单手的反拍更加定义了一种标准:男人何以性感至此?费德勒就是这样一个足以改变审美的男人。甚至,就连胳膊上那旺盛的体毛,都在改变着人们对于男性魅力的认知。伴随着年岁的增长,再加上纳达尔、小德的强势,那些过往的无往不胜,慢慢地也敌不过自然规律的覆盖。2008年温网决赛,又一场史诗级的巅峰之战,费德勒五盘大战输给了纳达尔,无缘温网六连冠。那一天以后,纳达尔实现了蜕变,而费德勒也感知到,属于他的时代已经开启了告别的序幕。2019年温网决赛,费德勒错失了两个赛点,最终败给了德约科维奇。在此之前的半决赛,则是最后一次的“费纳决”,费德勒以3比1战胜纳达尔后,两人互拍胸脯向对方致敬。这是费德勒职业生涯最后的荣光,当然,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遗憾。但对于网球运动而言,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传承:历史永远在向前,纵使输给岁月,也不丢人。有些话,说出来一定显得特别大,但却忍不住想表达。2010年以来,世界体坛的两大幸事:一,足坛的梅罗双骄;二,网坛的三巨头争霸。这两段故事,带来了十年不间断的悬念,其中的精神内核是:永远步履不停,永远相信明天。40场费纳决, 纳达尔24胜16负占据上风;50场费德决,德约科维奇27胜23负占据上风。但别忘了,费德勒年长纳达尔5岁、小德6岁。在老费挥手告别的这一天,你会发觉,胜负在这段近20年的历史面前,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从未见过任何一项运动,最顶尖的几个人关系,如此心心相惜。是能力,更是修养,也侧面说明了一点:爱与尊重,才是世界最美的通用语言。就像2017年澳网决赛,战胜纳达尔后捧杯的费德勒感慨,“可惜网球没有平局,否则我愿意与拉法分享这个冠军”。最近一直在想,如果我有费德勒一位朋友,我会跟他聊些什么呢?聊聊过去,还是聊聊未来?聊聊过去当然好,当然我又有一万个理由可以相信,费德勒一定会把未来经营地更加好。经历了24年的职业生涯,经过了层层蜕变,变成了如今的模样。褪去了全部的青涩,留下的只有成熟的魅力。纵使是妻管严,也是最优雅最有教养最温柔可爱的那一个。一个完美的体坛偶像,一个绝佳的家人模板。我们怀念从前,有没有除了对现实不如意的无力扭转外的第二种理由?在费德勒这,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。年少时总以为生命就该如萨芬般狂野性感,到老费告别时方觉优雅至死不渝。这是个什么风浪都经历过,却又让你觉得他这一生从未大风大浪过的男人。你的热爱从来不会挂在嘴边,而是永远云淡风轻。如果说,东方人眼中的优雅,是形容羽生结弦的“陌上人如玉,公子世无双。”那么在西方审美里,费德勒的出现完美贴合了“斯人若彩虹,遇上方知有。”被世界温柔相待的前提是,你曾经温柔地对待过这个世界。潇洒肆意的单手反拍,和午后阳光般的温暖笑容,是给这个时代的优雅和温柔。这或许也是费德勒告别之时给我们平凡人的启示: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,生活就在那里。被世界看见,也许并不是至深的意义;努力地生活,才是最好的不负。